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首頁 >  新聞中心 >  正文

《红岩家书》序 :甘洒热血写春秋

2021-07-08 11:23 重庆出版集团

甘灑熱血寫春秋

(求是雜志社原社長  高明光)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特殊時刻,這本《紅巖家書》顯得格外厚重。

紅巖烈士和他們的故事,有關(guān)書籍、影視作品已經(jīng)出了不少,幾乎已經(jīng)家喻戶曉。但是,讀了這本 《紅巖家書》,我仍然心潮澎湃,思緒難平,感慨萬千!

這本 《紅巖家書》,選取了車耀先、江竹筠、羅世文等 20 位紅巖烈士,在獄中、就義前寫給親人、同志的信,留給親人的話。身處死神隨時都可能降臨的人間地獄,甚至就在慷慨就義之前的一刻,烈士們的這些家書、話語,是從他們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拳拳心聲、切切真情,為我們探尋烈士們的精神世界洞開了門戶。本書編著者對烈士生平的介紹,對家書的詮釋,又為我們觀察烈士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放大鏡和顯微鏡。

人們說:“共產(chǎn)黨員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面對《紅巖家書》,我在想:共產(chǎn)黨人到底特殊在哪里?

是軀體嗎?不是!共產(chǎn)黨人也是血肉之軀,夾筷子,火紅的烙鐵加身,老虎凳上……一樣徹骨剜心的痛。同樣珍惜生命、留戀人生、眷念親人。江姐說:“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紅巖家書》第113頁,以下凡引此書只注頁碼)。劉振美在給妻子的信中道:“我此生遭受到這種意外,本來不想活了,但想到有了您,還有年高的母親,方咬緊牙關(guān)忍受著痛苦的噬食而保留下這生命。”(第 161 頁)……

是沒有情、沒有愛嗎?不是!

烈士們對父母、親人、同志有大海般的深情。許曉軒在給胞兄的信中說:“想到母親,我也很覺有罪……現(xiàn)在我沒有什么可以安慰母親了……今后還請你繼續(xù)替我多盡一些責任?!保ǖ?202 頁) 何功偉在獄中給父親的信中道:“兒不肖,連年遠游,既未能承歡膝下,復不克分持家計。只冀抗戰(zhàn)勝利,返里有期,河山還我之日,即天倫敘樂之時”,“兒七歲失恃,大人撫之養(yǎng)之,教之育之,一身兼盡嚴父與慈母之責。恩山德海,未報萬一”(第66、67 頁)……

烈士們對妻子、丈夫有甜蜜、熾熱的愛。張學云在給妻子的信中說:“前后一共收到您四封信,它們給予我太多的安慰,和無盡的快感的回味,尤其是昨天收到的第四號 (掛號的) 信,更使我聯(lián)想著過去的一切蜜蜜的生活……”(第 226 頁) 王樸在獄中帶給妻子的信中道:“莫要悲傷,有淚莫輕彈。你還年輕,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保ǖ?182 頁)……

那么,共產(chǎn)黨人特殊在何處呢?烈士們告訴我們,共產(chǎn)黨人特殊在對人類解放事業(yè)、共產(chǎn)主義堅定不移的信仰、向往,及由此產(chǎn)生的鋼鐵般的意志、浩然正氣。

羅世文臨刑前給黨留言:“決面對一切困難,高揚我們的旗幟!”(第171 頁) 黃顯聲將軍對兒子說:“為團體、為國家、為義氣而坐牢,問心無愧,將來生死存亡在所不計。”(第 94 頁) 張學云跟妻子說:“我覺得‘理想’是人生最有價值、最富于吸引力的東西,‘理想’是我們生活的原動力。什么東西能使我們作苦斗的掙扎?什么東西能使我們極富于韌性的拼命?什么東西能使我們快活地毫不灰心地生活在不能算是人的生活深淵中?我說就是‘理想’?!保ǖ?226 頁)

正是這種堅定不移的信仰、理想,使他們具有鋼鐵般的意志。在國民黨監(jiān)獄渣滓洞和白公館看守所,面對五花八門的“特種”刑具,受盡駭人聽聞的肉體折磨,流血不流淚,折骨不低頭。不僅是肉體上的折磨,特務(wù)還對烈士們進行慘無人道的精神上的摧殘。特務(wù)用兒子對江姐威逼利誘,江姐“失聲痛哭”,她愛兒子、思念兒子、不愿意讓已經(jīng)失去父親的兒子再失去母愛;但是,她用鋼鐵般的意志戰(zhàn)勝了情感,堅守了共產(chǎn)黨人的節(jié)操。烈士們的鋼鐵意志,驚天地、泣鬼神!

堅定不移的信仰、理想,使烈士們充滿浩然正氣?!盀榱嗣獬乱淮目嚯y,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何敬平烈士詩)“對著死亡我放聲大笑,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陳然烈士詩)?!鞍粗T寧死不屈之義,兒除慷慨就死外,絕無他途可循。為天地存正氣,為個人全人格,成仁取義,此正其時?!保ǖ?66 頁)……烈士們的浩然正氣,若長虹經(jīng)天緯地,氣壯山河!

對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堅定信仰,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鋼鐵般的意志、浩然正氣,這就是共產(chǎn)黨人的特殊之處。為了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和理想,甘灑熱血寫春秋,已經(jīng)成為紅色基因融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血液。

烈士們在家書、留言中,殷切地希望他們的兄弟、姐妹、兒女、同志——后來人,永遠跟黨走,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yè)。掩卷想想,作為烈士們的后來人,我們做得怎樣,有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今天,我們與烈士們的處境不同了;但對信仰的堅守有同樣的意義。我們的黨已經(jīng)是執(zhí)政黨,又處于和平時期,我們不會面對敵人的酷刑、刺刀、槍口,沒有時刻可能犧牲的危險。但是,我們面臨著權(quán)力、金錢、美色、奢侈生活……的誘惑。在這些誘惑面前,我們共產(chǎn)黨員、特別是黨員領(lǐng)導干部,對共產(chǎn)主義的信仰是否堅定,不僅關(guān)系著我們個人的政治生命,也關(guān)系著黨和人民事業(yè)的興衰成敗。我想,當這些誘惑降臨我們面前的時候,不妨翻翻這本《紅巖家書》。

不了解黨的歷史,怎么知道、不忘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不懂得黨的歷史,怎么明白、牢記我們肩負的歷史使命!

學習黨史,我認為閱讀《紅巖家書》是重要的一課。

《紅巖家書》作者:厲華  鄭勁松  鄭小林 著

內(nèi)容簡介:

該書由著名紅巖研究專家、重慶紅巖聯(lián)線文化發(fā)展管理中心原主任、重慶紅巖歷史博物館原館長、中國民主黨派歷史陳列館原館長厲華先生領(lǐng)銜完成,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重點作品扶持項目。

書中選取了車耀先、茍悅彬、韓子重、何柏梁、何功偉、黃楠才、黃顯聲、江竹筠、藍蒂裕、劉國鋕、羅世文、王樸、許曉軒、張學云、鐘奇、朱世君、劉振美、胡其芬、文澤、宣灝等20位紅巖先烈在獄中或就義前寫給親人、同志的信,并配以60余幅圖片和相關(guān)文字進行解讀。